盡管紡織結構復合材料具有結構完整、損傷容限和成本效益高的優(yōu)勢,但是其制造中根本性技術障礙的存在,導致了復合材料性能的不一致。目前,美國特拉華大學研究人員正在進行利用增材制造技術制作3D復合材料預制件的可行性研究。
增材制造技術是一種從計算機模型直接逐層堆積構建物體的工藝。該技術無需工具及機械加工,就能直接制造復雜形狀物體,也消除了將大量簡單零件連接成一個整體復雜件的需求。在傳統(tǒng)工藝中,復雜零件通常是由不同的簡單零件組裝而成,這引起了材料連接處過早的結構失效。該工藝可縮短交付周期并可進行小批量定制。增材制造的另一個優(yōu)勢是在加工階段,在零件的特定位置材料成分可以改變,確保在制造期間,各種功能及梯度性能的直接并入。在增材制造中,材料僅僅放置在需要的地方,剩余材料常常易于回收再利用,減少了材料浪費。這些優(yōu)勢使得增材制造在復合材料開發(fā)中具有極大的吸引力。
美國特拉華大學研究人員正在進行利用增材制造技術制作3D復合材料預制件的可行性研究,并針對該項研究于近日在《今日材料》網(wǎng)絡版上發(fā)表了題為《多向復合材料預制件增材制造的機遇與挑戰(zhàn)》的論文,綜述了復合材料發(fā)展現(xiàn)狀,討論了在定向增強復合材料加工中廣泛采用增材制造技術面臨的挑戰(zhàn)。這些挑戰(zhàn)包括對新型CAD工具、工程技術標準的需求及在過程監(jiān)控、零件尺寸限制、打印精度、層厚及表面光潔度方面面臨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