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風電產業(yè)的迅速發(fā)展,越來越多發(fā)展風電的國家認識到對風電設備進行檢測和認證的必要性,包括丹麥、德國、荷蘭、挪威、西班牙、瑞典、美國、印度在內的很多國家已經建立風電設備檢測和認證體系。其中丹麥、德國、荷蘭、西班牙、印度等國推行風電強制性認證,美國進行風電推薦性認證,而英國、中國的風電認證是自愿性認證。
我國目前已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風能認證體系,我國的風能認證體系一是技術含量高,技術水平提升快。二是我們建立的認證體系與國際完全接軌,認證依據采用了國際標準,認證實施規(guī)則和程序也是按照國際同行準則開展。我們的認證結果得到了國際廣泛采信,現在國內風電制造企業(yè),已經憑借鑒衡的認證證書,出口到十幾個國家/地區(qū)。積極參與了國際電工委員會,建立可再生能源檢測互認體系的工作,在其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三是服務國家產業(yè)發(fā)展,成為國家有關部門對產業(yè)進行管理的重要市場化手段。
國家認監(jiān)委認證監(jiān)管部和認可監(jiān)管部,在風電認證體系建立之初,就對認證工作嚴格管控,有效地提升了認證的有效性。同時,他們積極和財政部、發(fā)改委、能源局、科技部等行業(yè)主管部門溝通、協調,使認證工作被廣泛采信。今年出臺的鼓勵可再生能源的發(fā)展政策,基本都會提及認證工作,把認證作為一種市場化的手段,對行業(yè)進行有效管理。
風電機組產品型式認證采取“設計評估+制造評估+型式試驗”的模式,對風電設備進行設計評估是與其他產品認證的最大區(qū)別。為何風電認證中要包括設計評估的模塊?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整機產品設備巨大;二是測試只能驗證機組部分性能,某些測試是作為設計準確性的校驗佐證,測試本身并不能形成評價結論;三是產品設計的決定性條件無法在野外實現驗證,如20年使用壽命、70m/s的極端風速條件等。以上因素導致風電產品評價不能依賴測試的結果性評價的手段,而是更多依賴設計的復現校核,測試作為驗證設計正確性的佐證。
所以開展風電設備認證,不僅要配備先進的軟件,還有培養(yǎng)會使用軟件,并積累長期使用經驗的工程師,這些工程師還要熟悉大量標準,不僅是風電設備本身的標準,還包括其他相關基礎標準,比如材料標準,鋼結構規(guī)范,甚至螺栓的標準等。所以,開展風電設備認證,技術能力要求很高,需要很長的時間進行技術能力建設。我們是搞了5年的能力建設,才發(fā)了第一張設計認證證書。到前年才發(fā)了第一張型式認證證書,期間共用了10年的時間。
風電設備出口,最大的障礙是認證的要求,國外認證周期長,至少一年,甚至2~3年還拿不到證書;另外價格高,幾百萬一個機型。開始,我們想通過與國外機構互認的方式解決,但國外機構處于市場的主動地位,不愿跟我們互認,我們被逼無奈,只好采取讓自己的證書被國際采信的道路。一路走下來,有困難,但收獲很大,現在已被美國、澳大利亞、瑞典、南非、土耳其、泰國、蘇丹、埃塞俄比亞、厄瓜多爾、智利、巴拿馬、巴西、羅馬尼亞、烏拉圭等十幾個國家采信。
隨著我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yè)的發(fā)展壯大和國內市場的逐漸飽和,“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成為風電裝備企業(yè)的必然之路,而風電產品認證作為市場準入條件已逐漸成為各國的普遍要求。與國際接軌的風能認證體系,作為跨越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主要方法,有力地推動和促進了我國風電裝備進軍海外市場。
一個國家的一個產業(yè)要成為世界大國、強國,在這個產業(yè)中,不僅要具有國際化的、影響力的、市場和技術處于領先地位的制造企業(yè),也要有自己的技術權威,品牌得到全球認可的、民族的檢測認證機構。
中國檢測認證機構任重而道遠。